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传真 > 理论前沿 > 正文

中国语情月报2020-10

来源 :       作者 :      时间 : 2020年11月07日 17:15

[编者按] 10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次、新世纪新时代第一次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在京召开,孙春兰副总理做重要讲话,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精神展开深入探讨;“语言扶贫APP”、“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等一批语言扶贫项目成果助力脱贫攻坚,新中国语言扶贫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语言扶贫的成功范例;《新华字典》12版修订,首次同步推出纸质版和应用程序;两岸汉字文化艺术节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举办,汉字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纽带作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是发展所需,各界呼吁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美国政府打压互联网短视频社交平台TikTok,学者探讨技术时代语言文字的命运;国际中文教育组织达成《全球中文教育发展倡议》,携手推进国际中文教育健康发展;第五届中国语言智能大会在渝举行,致力探索语言智能教育实施路径;《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2020)》组稿会在线举行;中国残联表示将加快推广使用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青岛市城市道路命名规则》明确了城市道路命名的“硬杠杠”;为助力破解“提笔忘字”窘境,“青少年写好汉字促进活动”启动;推广普通话公益游戏《普通话小镇》将于11月5日全平台上线……我们特将10月语情择要选编如下,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专题聚焦

(一)第四次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在京召开

10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次、新世纪新时代第一次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在京召开。本次会议总结了新中国以来语言文字事业的历程和成就,对今后我国语言文字工作提出了新的展望和要求,具有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推进新时期语言文字治理现代化”展开深入探讨。

孙春兰在全国语言文字会议上强调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

(摘自:人民日报,1014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3日出席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决策部署,守正创新,深化改革,构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语言发展规划,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孙春兰指出,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水平持续提升,为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提升国家软实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语言文字的特殊重要性,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

孙春兰强调,要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挥学校教育的基础阵地作用、党政机关的带头作用、新闻媒体的示范作用、公共服务行业的窗口作用,全面提升普及水平和质量。要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时代语言规范和技术支持,弘扬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中华优秀文化,更好地服务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田学军:努力开创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新局面

(摘自:光明日报,1014日,作者:田学军

1013日,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会议总结了语言文字事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了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目标和任务,必将激励和鼓舞全国教育、语言文字工作战线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为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语言文字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努力开创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新局面。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摘自:“语言战略研究”公众号,10月15日,作者:王晖)

本次全国语言文字大会在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首先,意义体现在新的历史方位,语言文字事业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需找准新坐标,与国家前进步伐共振;其次,意义体现在新的奋斗目标,语言文字事业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助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第三,意义体现在存的路径设计,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任务要求,也是实现这一总目标的路径之选。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从语言文字自身发展规律出发,主动围绕国家战略和服务人民需求,将现代化建设有机融入,此当为正解。

中国残联:加快推广使用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

(摘自:人民网,1016日,作者:薄晨棣)

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日前召开的全国语言文字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水平持续提升。作为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我国残疾人的语言文字权益近年来是否得到保障?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的推广使用情况如何?

中国残联教就部负责人表示,两年来,我国手语、盲文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标准化体系逐渐形成,社会化服务逐步拓展,包容互助、残健融合的语言文字使用氛围更加浓厚,听力和视力残疾人的语言文字权益不断得到保障。

该负责人表示,中国残联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手语盲文的法制化、标准化、体系化、信息化建设,坚定不移加快推广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语言需求。

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根本指针

(摘自:中国教育报,10月14日,作者:姚喜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度重视语言文字事业,多次发表重要论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精准思维和底线思维等,回答了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在中国的新境界,为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根本指针。

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应从民族复兴伟业高度强调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体现战略思维。语言是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在国家和民族内部起着凝聚人心,形成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体现辩证思维;纵向把握语言文字事业传承和发展,体现历史思维,在迈向中国梦的征途中做到“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针对矛盾和问题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思路新举措,体现创新思维;在解决问题、带动全面的关键处发力,体现精准思维;从国家长治久安等角度擘画语言文字事业,体现底线思维。


语言文字事业要有新发展新开拓

(摘自:光明日报,10月17日,作者:赵世举)

过去的70年,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成就非凡,贡献巨大。时至今日,新形势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亟须语言文字事业有新开拓、新发展。

语言文字别开生面。语言功能空前拓展,语言文字由人的专用之物,延伸为人机交流工具和网络空间的主要存在。语言生活深刻变革,新增了网络空间和虚拟现实(VR)中的语言生活,衍生了多种网络社区语言生活圈,网络语言涌现,构词出现新模式。

语言事业任重道远。社会之变、语言文字之变强烈驱动着语言文字事业之变,要求其开拓创新,全面提升国家语言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语言服务;科技创新需要语言事业协同;国家安全需要语言基础保障;国家治理需要语言治理助力;文化自信需要语言文字发力。;国际发展需要语言铺路搭桥。

时代发展是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驱动器。全国语言文字会议是对新时代的积极回应,将引领语言文字事业迈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摘自:光明日报,10月17日,作者:王敏)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多语言国家,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核心任务,要立足新时代新形势新目标,立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国计民生、坚定文化自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建立推普助力脱贫长效机制,满足各族群众对优质语言教育和语言服务的需求。要充分发挥学校的推广普及基础阵地作用,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顺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要求,与时俱进健全完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政策法规制度,大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坚持语言文字主体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统筹规划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民族语文教育、国际中文教育和外语教育,鼓励各族群众学习提升双语、多语能力,加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开发利用。

语言能力建设的宗旨是服务国家发展

(摘自:光明日报,10月17日,作者:赵蓉晖)

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应服务于“两个百年、两个空间和两个大局”的发展形势,助力谱写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新篇章。国家语言能力指的是国家应对各类语言需求的能力,主要包括对语言资源的掌控能力、开发能力、管理能力、应用能力,其核心基础是国家对语言文字的知识掌握、政策制定与实施,服务国家发展是其宗旨和目标。

加快推进语言文字基础能力建设,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和社会黏合剂。要更好实现语言的社会功能,需要对其发展做有效的引导和治理。应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强化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加强语言文字科学研究。推动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创新发展。

切实增强国家语言文字服务能力,语言文字的基础性、全局性、全民性和社会功能决定了其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新时代的语言文字事业应更好地服务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更好地服务于总体国家安全战略。应扶持语言产业发展。提供多样化语言服务。

推动科技创新 发展语言智能

(摘自:光明日报,10月17日,作者:周建设)

发展语言智能是推动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创新,扶持语言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语言科技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增强创新意识。语言智能是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时代产物,其研究应当类脑智能和计算智能二者兼顾。资源库建设则是语言智能研究的基础,需要依据国家语言文字发展战略,围绕发展目标,确定资源建设任务,做好顶层设计,评估建设难度,协同多方力量,分步组织实施。

注重成果转化。我国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普通话水平仍不理想,这就需要语言智能,尤其是智能语音技术,辅助提升普通话推广。语言智能还具有文化传承的服务优势。从浩瀚的古典文献中精选优秀传统文化素材,从当下日新月异的语言信息洪流中洗练文化精华,传递给当代国人,需要语言智能独特的算力。

目前,语言智能服务仍处于细分领域的单点突破阶段。发展语言智能应当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及场景应用上持续发力,不断开发用户体验良好、优质高效的语言智能产品。

呵护汉字 传承文明

(摘自:光明日报,10月17日,作者:王立军)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实施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传承弘扬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中华优秀文化,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更重要的还是中华文明发展和传播的助推器。几千年来,汉字坚持独特的表意性,始终没有割断同文化的联系。有了文字,人类的文明才可能有效传承,社会才可能加速发展。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尽管自古以来中国各地因汉语方言分歧、民族语言差异,存在严重的“言语异声”现象,但汉字一直是沟通和凝聚民族感情的纽带。汉字以其表意文字的超方言特点,可以使不同方言区之间顺畅地交流。同时也为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使者。汉字很早就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充当这些国家的官方文字,在这些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留下了闪亮的文明印记。

汉字既古老又年轻,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一方面取决汉字与汉语的高度适切性,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历代对汉字的整理和规范。研究汉字,呵护汉字,是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者肩负的神圣职责与光荣使命。

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的新使命

(摘自:“语言战略研究”公众号,10月20日,作者:言实、周祥)

2012年至今,我国进入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新时代。这一阶段语言文字工作以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宗旨,主要任务是推进与我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语言文字事业全面发展。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治理能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语言文字基础能力、语言文字服务能力、语言文化传承发展能力、中文国际发展能力)是政府处理一切与国家利益相关事务的语言能力。“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领导体系、制度体系、价值体系和支撑体系)现代化”可以视为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路径的结构图谱,“语言文字工作治理能力现代化”可视为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路径的实施图谱。“体系+能力”建设是统揽这一阶段语言文字主要工作的总抓手。

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让更多人能说会写

(摘自:人民政协报,10月22日,作者:王灿龙)

近日,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一件大事。会议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目标和任务,这对于全国的教育和语言文字工作者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激励,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70多年来,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由于某些原因,一些边远偏僻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懂普通话,不认识汉字,丧失了脱贫致富的机会;这也影响了国家政策在一些地方落地生根。

各族人民要做到情相融、心相印,其中首要的前提就是要语言相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工作,都需要全国各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确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体地位,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工作做到位了,才能保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会出现民族落后或个人掉队的情况。

积极语用释放语言创造潜能

(摘自:中国教育报,10月22日,作者:潘涌)

近日,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的举行,使新时代语文教育及其改革更显示出战略重要性。鉴于此,我们提倡“积极语用”的理念。“积极语用”是指表达主体基于独立人格和自由思维,以个性言说、审美表达等为形式特征,针对实际需求作出富于表达力和思想力的自觉完整的语言表达。其中,“表达力”和“思想力”是一种启思动情、感人至深的渐强表达效应。因此,其范式要从“接受本位”向“表达本位”转型,即从接受思想情感、知识义理到表达主体观念、抒发情感,以收到启思动情、感染人心的特殊表达效应。

“积极语用”教育观,即全面培养学生从内语用到外语用、从输入性语用到输出性语用的完整语用能力,以听、说、读、写、视、思、评来超越传统四字能力,彰显每位学习主体积极向上、主动输出的表达力思想力


(二)语言扶贫继续推进

新中国的语言扶贫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语言扶贫的成功典范,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语言扶贫APP”、“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等一批语言扶贫项目成果助力脱贫攻坚。语言扶贫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将持续发挥语言文字在阻遏返贫和解决相对贫困中的独特作用。


坚持走中国语言扶贫之路

(摘自:光明日报,10月24日,作者:刘朋建、陈丽湘)

新中国的语言扶贫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语言扶贫的成功典范,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语言扶贫的实践路径和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充分发挥中国制度优势。中国语言扶贫取得巨大成就的最大优势是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大优势和根本保证。

坚持服务民生根本导向。语言能力是人们必备的能力,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提升职业技能的重要基础。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机遇和发展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语言政策与扶贫减贫战略高度契合。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核心理念是提升各族群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这与国家扶贫减贫战略在政策与理念上契合,使中国语言扶贫与国家扶贫减贫战略实现了同心同向同力。

语言扶贫与扶智扶志有机融合。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中国语言扶贫的实践路径和成功经验,对于世界各国的语言扶贫,对于消除绝对贫困后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完善机制,精准施策。我国遵循语言文字发展规律,不断健全完善我国语言扶贫的体制机制。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中国语言扶贫的宝贵经验,巩固成果,提高质量,遵循规律,开拓创新,谱写新时代中国语言扶贫新的辉煌篇章。

学好普通话,筑起通向知识和机遇的大道

(摘自:光明日报,109日,作者:柴如瑾)

打破地域区隔,消除交流障碍,传播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水平,增加就业机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要素,语言在推进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然而,我国当前的普通话普及状况并不平衡,虽然全国普及率达到80.72%,但在一些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普通话普及率还很低,日常工作生活的使用率更低,一定程度上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障碍。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已成为各界共识。

华东师范大学:为脱贫攻坚释放“语言之力”

(摘自:光明日报客户端,10月13日,作者:颜维琦、符哲琦)

信息化时代,语言也是生产力。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尤显重要。作为学前教育、语言教育、语言文字工作“排头兵”,华东师范大学近年来持续开展语言扶贫,形成了为贫困地区教师开展大规模培训的“华东师大”方案。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华东师范大学形成了重视语言文字工作的传统。如今,语言扶贫正与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引导青年学生以个人所学服务国家发展,形成“扶贫育人”新生态。

“语言扶贫APP”“学前学会普通话”等语言扶贫成果集中在京发布

(摘自:中国新闻网,10月17日,作者:应妮)

1017由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共同指导的2020扶贫日语言扶贫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商务印书馆举行。《语言扶贫问题研究(第二辑)》、“语言扶贫APP”、“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等一批语言扶贫项目成果亮相。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表示,在语言扶贫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探索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实践路径和经验体系,为人类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创新面向重点人群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方式,探索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语言扶贫的新手段。今天发布的这些成果只是众多成果的一部分,今后将积极探索后扶贫时期语言扶贫的长效机制,持续发挥语言文字在阻遏返贫和解决相对贫困中的独特作用。

海霞:说好普通话,脱贫致富闯天下

(摘自:澎湃网,10月17日)

1014日下午,在2020年扶贫日系列论坛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获奖作品展示展播启动仪式上,国务院扶贫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形象大使海霞,分享了《“石榴籽”计划背后的故事》。“石榴籽”计划的中心工作是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目前,“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覆盖了四川省凉山州17个县市3895个幼教点(幼儿园)和乐山市马边县、峨边县、金口河区289个幼教点(幼儿园),30多万名学龄儿童接受了学前学会普通话教育。

通过讲这个故事,海霞希望更多边疆民族地区做好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也希望能够更多的爱心企业和各方力量参与到“学前学会普通话”的行动中来,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能够有效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文化课学习听不懂、跟不上,厌学,辍学等问题,是支持民族地区脱贫攻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举措,是补齐语言短板的现实需要。


二、语情要览

抗疫歌曲《勇气》全球发布

(摘自:中国新闻网,101日,作者:陈静、袁蕙芸)

1日,由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教授演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支援湖北医生李佳作词、音乐人袁清谱曲的抗疫战歌《勇气》正式全球发行,首批58家音乐平台上线了该歌曲。

据了解,《勇气》的歌词随着《查医生援鄂日记》被翻译成英文等9种语言版本,传到世界各地。《勇气》全球发布,将不仅让医学和音乐携起手来,鼓舞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抗疫,也将成为这段历史最宝贵的记忆之一。

字与词勾勒中国——《新华字典》12版这样修订

(摘自:光明日报,103日,作者:刘丹青

《新华字典》不但是新中国几代国人最熟悉最钟情的语文工具书,而且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最有标志性的文化教育产品之一。《新华字典》的启动编纂,标示着我国五千年历史上一个盛况空前的教育大发展、文化大普及的崭新时代的到来。而12版的出版,则是《新华字典》继承传统、与时俱进、服务国人的初心在新时代的充分展示。

此外,在商务印书馆的努力下,第12版首次实现了同步融合出版,其市场版本在正文各页都设二维码,可通过手机扫码直接进入新华字典APP”的界面,享受多媒体的知识服务。

泰国普吉孔院携手中文联盟推出线上学汉语课程

(摘自:人民网-国际频道103日,作者:孙广勇)

202010月,由中文联盟和泰国普吉孔院联合推出的考教结合标准化线上汉语课程《HSK标准课程(12级)》正式开课。本系列在线课程将面向普吉孔院下属五所签约教学点的716位中文学员开放线上点播学习。

董里府唯千玛度中学的本土汉语老师唯千玛度中学本土老师盖瓦达女士(Ms.Kaewta Junthong)表示,HSK在线课程推出后,学生通过手机或电脑进行在线学习,老师则只需要对学生进行督导和答疑就可以,这就大大缓解了她们的汉语教学压力,所以非常感谢普吉孔院和中文联盟提供这么好的平台。

如何写让基层欢迎的公文“美文”

(摘自:四川日报,104日,作者:高飞)

公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重要载体,一头连着服务上级决策,一头连着指导基层工作、服务群众生产生活。掌握好这“上下两头”之间的平衡是一篇有效公文的关键。如何写一篇让基层干部和群众爱读的文章?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我认为公文写作应该有美学的考量,把问题找到、把任务说明、把结构理顺,努力让基层干部群众在“美文”中去深刻理解和把握上级的意图和要求,推动中央决策部署更好地落地落实。

建设中国特色汉语词源学

(摘自:光明日报,105日,作者:曾昭聪)

词源是指词的形式和意义的来源,汉语词源学是研究汉语中词的形式和意义来源的学科。从汉语、汉字的实际情况和汉语词源学史的已有研究出发,汉语词源学研究需要强调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的中国特色,从而建设中国特色的汉语词源学。

重视汉语汉字的基本特点,立足中国传统训诂学研究,吸收西方的词源学研究理论,进行具有中国特色、汉语特色的汉语词源学的理论建设与应用研究,是汉语词源学研究的必由之路,是语言学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增强文化自信和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有力举措,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谈谈汉语方言大型辞书的编纂

(摘自:光明日报,105日,作者:詹伯慧)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汉语方言调查研究突飞猛进,方言调查研究最直接、最突出的成果,就是方言词典的编纂出版。这一时期,各种类型的方言词典层出不穷,其中多数是中小型的单一方言词典,也有过几套大型的多卷本方言大词典。这些汉语方言建设工程的成功范例,丰富了我国语言学的宝库,提高了汉语方言学科在语言学科中的地位。

盛世修典,意义非凡。集合一批学者编纂大型辞书是相关学科都应有的壮举,是文化建设中该抓的大事,也是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语言是重要的资源,国家对语言工作高度重视并提供政策保障,语言工作者正宜趁此大好形势,多组建一些重大学术工程,编纂出版相关大型语文辞书。

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建构相关的两个语法教学问题

(摘自:光明日报,105日,作者:齐沪扬)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开始构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可以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初。1952年,朱德熙先生作为第一批被派往国外任教的汉语教师,在保加利亚任教期间编写的汉语教材中包含的语法点,可以看作是这个教学语法体系的雏形。1958年出版《汉语教科书》确立的语法体系,是对外汉语教学界公认的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其创立的语法系统在后来各个时期编写的主干教材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建构,既要有理论上的思考,又要有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方法。从理论上来说,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体系的建构,要真正坚持“立足汉语本质特点,融入世界二语教学”的研究方法:既强调建构具有汉语特色的教学语法体系,又坚持国际化的研究视野,和世界二语教学理论发展同步,以实例为世界二语教学理论的完善提供支持。从具体操作上说,语法项目的提取,语法项目的分级,编撰具有特色的分级分类教学语法大纲,都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与努力。

谈谈“奔月、奔梦”的读音

(摘自:光明日报,107日,作者:杜翔)

嫦娥奔月的故事家喻户晓,小学语文教材也多有收录。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收录李商隐《嫦娥》诗,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千里梦圆在今朝》提到“嫦娥奔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在”bēn的义项奔走;急跑:~驰|狂~后新增了嫦娥~月例。不少人认为,嫦娥奔月中的是嫦娥的目的地,对应于《现代汉语词典》”bèn的义项直向目的地走去,应读bèn,据此断定《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处理有误,质疑声不断。笔者对的语义以及奔月”“奔梦的读音进行了考辨。

齐鲁方言青未了

(摘自:光明日报,107日,作者:黄修志、闫晓涵)

最近,央视主持人康辉跟倪萍讨论山东方言倒装句的小视频引起关注,这也是网上的一个热点话题。那么,除了倒装句,山东方言还有哪些独特的魅力呢?

作为孔孟故里和诸子摇篮的山东,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的角色决定了齐鲁方言对塑造汉语的重大贡献。早在西汉,山东境内就存在齐、鲁、东齐三个方言区。李荣等编《中国语言地图集》将山东方言分为冀鲁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三个区。钱曾怡根据古知、庄、章三组字今声母的异同,把山东方言分为东西两区。现代山东方言属于官话,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很具地域特色,是一个巨大的语言宝藏。

“喝西北风”为什么不像成语

(摘自:光明日报,107日,作者:宋晖、蔡晓睿)

近日,电视节目《挑战不可能》中出现了关于有些语言单位到底是否是成语的热议。文化学者蒙曼认为,“喝西北风”和“加减乘除”都是成语,这让在场嘉宾和观众一脸迷茫。

那么,这种固定短语可以归到哪一类呢?来看几个典型的惯用语,如“吃大锅饭”“唱空城计”“立军令状”和“打退堂鼓”等。乔永认为,惯用语一般含义单纯,具有明显的口语色彩,结构定型程度比成语低,意义基本相同的,“狼狈为奸”就是成语,但“穿连裆裤”就归在惯用语里比较合适。所以,从形式上和典雅性上看,“喝西北风”更适合定性为惯用语。

用“表情包”亮出你的态度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109日)

表情包作为互联网时代新兴的传播现象,是社会心理变迁的一个风向标。一方面表情包带来便捷交流等优点,另一方面其本身带有娱乐性,能帮助人们减轻压力,排遣负面情绪。近年来,随着表情包行业的逐渐成熟,表情包商业潜力被充分挖掘,表情包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

另一方面,表情包周边产品仍然存在盗版问题,真人表情包的使用传播也涉及其形象商用的权责问题,专家提醒,在表情包产业化的道路上,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值得重视。

大力发展语言产业 服务国家语言战略

(摘自:中国教育报,10月10日,作者:李艳、贺宏志)

语言产业是生产语言产品以满足各种语言需求的业态集合,具体包括语言培训、语言出版、语言翻译、语言技术、语言艺术、语言创意、语言康复、语言会展、语言测评等行业。国家语委在“十二五”科研规划和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开展语言产业研究,促进我国语言产业发展。贯彻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面对国家语言战略的新要求,需要从以下方面着眼:连接传统与现代,这是中国语言产业的功能与使命;创新引领未来,语言技术赋能新经济与新业态;服务国家战略,协同共建语言产业交叉学科。

织密标准化之网,为语言文字事业垒石筑基

(摘自:中国教育报,10月10日,作者:戴红亮)

规范标准在语言文字工作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在文化教育、新闻广电、印刷出版、信息处理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近些年来,标准化工作紧紧围绕国家发展大局和语言文字工作重点,以编制规划、创新机制、补齐短板、加强培训为重点,加紧织密标准化体系之网,为语言文字事业垒石筑基。

一是制定《信息化条件下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建设规划》;二是创新标准制定和发布新机制,成立部际联席会议,共同发布外语中文译写和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相关标准;三是抓住关键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制定系列语言文字标准;四是开展系统的标准化培训。


我国主体多样的语言政策

(摘自:中国教育报,1010日,作者:袁伟)

通常来说,一个国家制定何种语言政策是由其特定的国情及语情所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多文字的国家,有56个民族,100多种语言,30多种文字,还有外语、盲文手语等多种语言并立而存。基于我国语言文字多样性和语言使用情况复杂性这一基本语言国情,国家确立了“主体多样”的语言政策。“主体性”语言政策的核心要义体现在《宪法》第十九条“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多样性”语言政策则体现在《宪法》第四条“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宪法》的这两条规定构成了我国语言政策的总原则。

语言文字依法治理的中国实践

(摘自:中国教育报,10月10日,作者:陈丽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语言文字法治建设,立足我国基本国情、语情和社会应用需要,坚持在总结、继承、借鉴中提升、创新、完善,历经70余年探索和实践,我国语言文字依法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体系;积累了语言文字依法治理的成功经验;保障了社会语言文字生活的和谐健康。

推进新时代语言文字法治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推进语言文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完善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语言文字司法和执法监督,增强全社会的语言文字法治意识,为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汉字,两岸文化交流的纽带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10月10日,作者:吴济海、傅双琪)

2020两岸汉字文化艺术节日前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举办。两岸200位名家的书法篆刻展、100位青少年的汉字艺术创作展、26个书法篆刻团体参与的“汉字艺术嘉年华”等活动,让民众近距离体验汉字和中华文化的魅力。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回廊,“汉字艺术嘉年华”活动既有书法作品展示,也有毛笔DIY教学、篆刻现场示范、亲子同乐制作刻章等互动活动,吸引民众参与。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大陆书法家未能来台出席活动,但仍提交作品参展。台北孙中山纪念馆、新竹清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机构还举办了书法展、研习营及史料展等活动。艺术节的系列活动,不仅为两岸艺术家提供作品观摩与交流的舞台,也为民众提供一场难得的文化盛宴。

阿根廷第三所孔子学院揭牌

(摘自:新华网,10月10日,作者:倪瑞捷)

阿根廷科尔多瓦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科大孔院)揭牌仪式9日通过线上视频方式举行,这是阿根廷成立的第三所孔子学院。因新冠疫情影响,中方人员无法抵达阿根廷,但是相关团队已采用网络教学形式开展工作。在8月开始的阿根廷新学期中,科大孔院已经开设了综合汉语、基础商务汉语、中国文化等多门课程,共设11个班级,注册学生近150人。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邹肖力致辞表示,暨南大学和科尔多瓦国立大学分别为两国名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科大孔院一定能够成为促进中阿教育交流的平台、增进两国民间友好的纽带,并为推动双方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务实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台湾语文资料》复刊

(摘自:国家语委科研机构,10月10日)

    由厦门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两岸语言应用中心与叙事文化研究中心联合编印的《台湾语文资料》于2020年9月30日复刊,为“总159期”(新第1期)。复刊得到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与有关专家的充分认可,认为对及时了解对岸语文动态,促进祖国统一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刊物的编纂宗旨、信息内容、采集范围、编写体系,一仍其旧,仍为月刊,月末刊出。向上承接第158期,本期为新1期,总第159期。

首届缅甸青年中文教师成长论坛在线上举行

(摘自:人民日报,10月11日,作者:车宏亮、张东强)

首届缅甸青年中文教师成长论坛10日在线上举行,在疫情期间为缅甸青年中文教师提供专业培训与业务交流平台。中国驻缅甸使馆文化参赞潘峰在开幕致辞中对疫情期间教师们坚持开展线上教学表示肯定,鼓励青年中文教师做中缅两国友谊的使者,培养青少年关心中国和中缅关系的友好情感,为中缅经济走廊和中缅命运共同体建设培养人才。

据了解,此次论坛由中国驻缅甸使馆主办,论坛专题讲座为期8天,全程采用线上方式举行,主题涉及汉语语法、中国文化、儿童心理学、教师生涯规划、教学视频及课件制作。缅甸21所华校和培训机构的150多名教师报名参加。

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摘自:内蒙古日报,10月12日,作者:陈智、宋春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共同体”的框构下,对“中华民族”认识上一次新的自觉。密切的互动交流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由之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既符合国情,也是大势所趋。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不会削弱少数民族文化,反而能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更好地帮助各民族实现现代化。

蒙古国第三届中学生汉语演讲比赛决赛成功举办

(摘自:人民网,10月12日,作者:霍文 )

由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承办的蒙古国第三届中学生汉语演讲比赛决赛10日在乌兰巴托成功举办。大赛以“文明互鉴,世代友好”为主题,旨在通过汉语演讲提高蒙古国中学生汉语口语水平,增进中蒙人文交流,增强中蒙传统友谊。经评委会评审,来自贺希格中学九年级学生阿努金演讲的《文明互鉴,世代长久》获得一等奖。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兼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霜在演讲结束后作了总结点评,陈霜参赞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坚守在第一线的汉语教师们克服各种困难,开启了云端教学,确保了蒙古国汉语教育事业的有序进行。正是中蒙教育工作者相互关怀、相互支持的共同努力,才有了今天高规格、高水平的比赛。他衷心祝愿蒙古国各学校的汉语教学“芝麻开花——节节高”。

“微信使用说明书”为何暖心

(摘自:人民日报,10月13日,作者:盛玉雷)

在信息化社会,面对老年人的“数字困境”,需要年轻人来帮助父母和祖父母辈,进行“文化反哺”。语音聊天、视频通话、转发分享、点赞收藏……在社交软件上,年轻人信手拈来的操作,对家里的老年人而言可能会非常复杂。不久前,浙江杭州一个女孩为外婆手绘了一份“微信使用说明书”,字迹工整、内容详细、图文并茂,打动了很多网友,也将老年人如何更好适应数字生活的话题,再次带进公众视野。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在超过9亿的网民中,60岁及以上人群占比为10.3%。让老年人口更好分享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红利,需要以更多的耐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更加顺畅地拥抱智能生活。给予老年人更到位的关怀、更周全的考虑,老年人的数字生活不仅是美好愿景,也必将成为全面小康的生动注脚。

我国普通话普及率超80%,文盲率降至4%以下

(摘自:人民日报,10月13日,作者:赵婀娜、吴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语言文字事业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经济建设和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我国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率达到80.72%,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文盲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超过80%下降至4%以下,各民族各地区交流交往的语言障碍基本消除。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语言文字工作始终发挥基础支撑作用,服务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我国语言文字事业蓬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这些经验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深化。”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将进一步发挥独特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脱口秀为什么火了

(摘自:光明日报,10月13日,作者:夏莹)

随着近期脱口秀综艺的崛起,中国喜剧似乎面临着新一轮的变革。为何源自西方的脱口秀,时至今日在中国突然备受关注?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深层说,脱口秀背后有“梗”文化在起作用。“梗”文化已是今天中国喜剧的一个重要元素。网络化时代的笑点与传统笑点最大的不同,在于它逗笑人的方式并非源于内容本身,而是源于同一内容被多次形式化重复。今天被综艺化的脱口秀在本质上成为一个庞大的造“梗”运动的有效推手。这种创造不仅意味着它自身直接造“梗”,更包含着对已流行的“梗”文化的再度创造。因此,它呈现出诸多网络文化特有的精神气质:内容可以短小而空洞,但却存在着固定形式的差异性重复。这种重复构筑特定人设、特定笑点,并最终在一代人的语言习惯当中沉淀。

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上线试运行

(摘自:光明日报,10月13日,作者:柴如瑾)

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是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的标志性成果,用于保存、检索、展示工程调查采集的多媒体语言资源数据。该平台于2020930日上线试运行,用户可登录https://zhongguoyuyan.cn/注册访问。其利用前沿技术手段,开展语言资源数字化建设、存储管理、整理分析和应用展示等方面工作,通过录音、录像、图片、文字和音标记录等方式,全面、立体、直观地呈现我国语言资源的实态面貌。

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包括专家平台、大众平台两个版块。专家平台为学者提供当前最全面的语言资源数据和最先进的数据分析功能;大众平台则利用互联网“众包”技术面向社会各界采集语言资源,实现在线交流互动。

历史,不只是简单的过去

(摘自:“语言战略研究”公众号,10月14日,作者:李宇明)

本次全国语言文字大会总结百余年之经验,展望30年甚至更远之未来,中国语文现代化事业定会有新谋划新发展,为前人未了事业再做合乎逻辑的延伸。清末以来,政权几经更迭,时局数度变迁,但有许多理念、许多追求、许多做法都仿佛基本未变。

首先,智民强国这一语言文字事业的主题基本未变。通过语文现代化普及教育、智民强国之论,与扫盲运动,与服务于“四个现代化”建设,与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牢铸、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

其次,“语文现代化”的方向基本未变。语文现代化,不同时代有不同侧重,不同人有不同主张,甚至是针锋相对,但总的发展方向是百年一致的。

再次,为实现语文现代化而执着、坚守的士儒气节基本未变。这种坚守百年的“基本未变”,无论是从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角度看,还是从人类语言规划史的学术角度看,都是值得研究的语言现象、文化现象。

技术时代语言文字的命运

(摘自:环球杂志,10月14日,作者:刘永谋)

有关美国政府打压互联网短视频社交平台TikTok的讨论铺天盖地,但鲜有从语言层面进行解析的。其实,语言(及与语言相关的程序)本身也是一种技术,而美国打压TikTok事件也只是系列事件的一个代表。从这一角度着眼并深度透析相关现象,在这个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加速升级的时代,显得殊为必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政府对TikTok的打压,潜藏着对图像语言和中国语言之双重打击的意味。可以预见,今后类似的语言冲突或将越来越多。

淘宝体广告火了,品牌们排着队比拼谁土味更浓

(摘自:界面新闻,10月14日,作者:卢奕贝)

淘宝体广告有着一些固定的套路。在文案方面,虽然看似语言粗糙走野路子,但优秀的淘宝体往往能抓住受众最深层的需求,简单明了地突出亮点,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还会融合接地气、融入生活场景的表述。比如拖鞋的“踩屎感”或气泡水的“胖子喝了会变瘦”。此外,淘宝体文案也对追热点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追到了就有梗有热度,比如七匹狼“穿了帅过小张”。

事实上,淘宝体广告的土,正是这个平台上海量的中小商家为尽可能吸引最多的受众,在有限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风格,这也是这个平台的底层基因,但正是这样的呈现方式,似乎踩中了人们近年来越来越喜欢的土味复古文化潮流。如今有大量年轻人对所谓主流文化外的其他圈层有着强烈的好奇,在社交媒体的推助下逐渐让土味文化反倒成为新的流行。

“用普通话教学,这条路走对了!”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10月14日,作者:陆敏)

创立于2001年的“普小”是香港第一家采用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的政府津贴学校,这样的普通话小学,全港迄今不超过5家。除了用普通话授课,他们还通过“中文缤纷日”、京剧、广播剧、讲故事比赛、儿歌和游戏等多种方式创造语言应用场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办“普小”的办学团体是在香港数十年如一日推广普通话的民间社团“香港普通话研习社”,目标是“天下华人是一家,人人都说普通话”。20年的教学实践如同一个大型教育实验,梁兆棠认为,“普小”这个“实验”证明了,“这条路走对了”!用普通话教学,特别是用普通话教中文这一教学模式在香港是完全可行的,应该在全港大力推广,“普小”愿为此贡献人才和经验。

中柬联合培养柬埔寨本土汉语师范教育硕士

(摘自:中国新闻网,10月14日,作者:欧阳开宇)

中国与柬埔寨两国相关机构合作共建柬埔寨本土汉语师范专业(硕士),计划招生名额为30人。该项目采用“1+1”柬中联合培养模式,首年培养任务由柬埔寨皇家科学院承担,次年培养任务则由中国华东师范大学承担,学生在华学习期间享受国际中文教师硕士奖学金。两年学制完成后,由柬埔寨皇家科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向毕业生共同授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柬中双硕士学位。据柬埔寨皇家科学院介绍,该项目旨在服务柬埔寨社会实际需求,培养高端中文师资人才,一经推出,便吸引了众多中文爱好者的关注,在柬埔寨社会引起较大反响,项目咨询热线不断。

台历史学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交际语

(摘自:中国新闻网,10月15日)

《人民政协报》15日在第8版刊登吴启讷署名文章,比较中外语言政策的设计背景和理念。该文章谈到,中国历史上,不少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对中国史、区域史乃至世界史产生过重大影响,这些民族的语言文化也融入并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吴启讷强调,出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目标,国家有必要统筹保护国家通用语言以外的其他语言和方言。人们也必须面对语言会随时间演化、分化乃至消失的历史规律,寻找工作上的平衡点。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保障各族民众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重在“通用”和“多元一体”,后者是个人权利、前者则是国家责任和公民义务。

洛阳师范学院对口新疆墨玉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结业

(摘自:中国语言文字网,10月17日,作者:王海峰)

1010日上午,洛阳师范学院国家语言文字基地对口新疆墨玉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培训结业典礼在墨玉县委大礼堂顺利举行。

师范学院培训团队负责人赵江对培训进行总结。洛阳师范学院国家语言文字基地受教育部语用司委托,承担了对口新疆墨玉县100名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任务。经过全体师生的通力合作,按计划完成了所有的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培训目标。

墨玉县教育局副局长祝永华表示,洛阳师范学院的培训团队通过集中讲授等多种方式进行在线培训,使学员的普通话水平得到提升。他强调,参训学员要利用学习的技能方法继续深入学习;要在日常生活、教学中灵活运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交流、工作,巩固培训效果,为墨玉县推普脱贫工作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

《全球中文教育发展倡议》讨论形成

(摘自:光明日报,10月18日,作者:晋浩天)

北京时间1017日晚,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亚太地区汉语教学学会联合召开“国际中文教育组织负责人联席会”。欧洲汉语教学协会、美国中文教师学会(CLTA)、英国汉语教学研究会等各地中文教育社团负责人云端线上相聚。

会议代表分享交流本地经验和需求,研讨如何发挥学术组织的作用、促进中文教育健康发展,并讨论形成《全球中文教育发展倡议》。

会议指出,语言是人类沟通的重要工具。希望面向大众提供更加充分的中文学习资源、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资源,为国际中文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提供便利。国际中文教育组织应携手努力,共同创设良好的国际中文教育环境,更好地满足国际社会对中文的需求,实现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民间组织协同协作,合作共赢的新跨越。

澳门举办《读澳门》朗读大会展现“以艺抗疫”

(摘自:中国新闻网,10月19日,作者:龙土有)

“以艺抗疫·莲成一心”——2020读澳门朗读大会18日在澳门永利皇宫酒店举行,通过展示澳门文艺工作者在抗疫期间创作的多样性、多形式、多语言的艺术作品,展现本地文化界无惧疫情、团结一心、守望相助的精神。

现场演出以歌曲《莲花与彩虹的约定》拉开帷幕,演唱者以纯真童声向疫情前线的工作者致敬;主题朗诵《抗疫诗情》等通过组诗抒发了澳门诗人对抗疫共同的期盼祝愿;朗诵《有一种善良叫为人着想》结合粤普英葡四种语言,歌颂每一位无名英雄在抗击疫情中展现出的无私奉献与善良品德。

永利澳门有限公司副主席、执行董事陈志玲讲述了在抗疫过程中,永利团队成员团结一致,发扬永利关爱精神,响应特区政府号召,积极抗疫的感人过程。

探索语言智能教育实施路径——第五届中国语言智能大会在渝举行

(摘自:中国新闻网,10月19日,作者:王丽)

1018日,第五届中国语言智能大会在四川外国语大学举行。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23位语言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并就人工智能与语言教育,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语言教育与智能机器人等话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理事长李德毅认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可模拟人类各类能工巧匠的智能,也可弥补情绪失控下人的智能缺失,还可协同人类探索未知问题。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院长孙茂松指出,未来应通过加强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及其与人文社科学科的交叉合作,建立更强大的机器知识库,进而提升人工智能对语言的学习和处理的能力。与会学者们围绕“语言、智能、教育”这一主题,共商语言智能教育发展路径,交流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

青岛城市道路命名有了硬杠杠

(摘自:半岛网,10月20日,作者:刘笑笑、林祎晨)

1019日,青岛市民政局印发《青岛市城市道路命名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的通知,以进一步提升青岛市道路名称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充分发挥道路名称指位指向和文化功能。

《规则》所称道路指城市道路。道路名称一般由专名和通名组成,专名在前,通名在后。专名是指道路名称中用以区分不同道路的专有名词,反映道路名称的特殊性;通名是反映道路功能类别属性的字词。《规则》要求不以外国人名、地名或音译外语词语命名,使用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作为道路专名有要求,命名应从总体上把握道路名称的系统性、相关性,注重道路命名的系列化、序列化、层次化。《规则》要求,道路名称应保持稳定性。可以片区、社区、街区等名称加数字序号进行命名,应遵循统一、有序的原则。

助力破解“提笔忘字”窘境 “青少年写好汉字促进活动”启动

(摘自:光明网,10月20日,作者:李政葳)

1020日,经文化和旅游部备案批准,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书画教育委员会承办的青少年写好汉字促进活动在京启动。本次活动将以“写好汉字进社区”作为突破口,从社区基层做起,着力为青少年营造汉字书写的文化氛围。“写好汉字进社区”内容包括:在公共文化场所,以汉字书写和汉字文化为主要内容,开展常态化活动;为社区居民书法文化活动提供教材,开展社区辅导员培训;将写好汉字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结合,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利用社区场所和设施,为青少年书写才艺提供展示平台,发展“楼门文化”等。

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副会长褚衍进表示“如果每天都能看到漂亮的汉字,如果周围很多人都在书写汉字,如果孩子们书写汉字时都有人指导并且作品有展示的机会,那他们书写汉字的兴趣就会大大增加,其汉字书写水平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2020)》组稿会在线举行

(摘自:“语言文字政策研究”微信公众号,10月25日,作者:杜宜阳、刘思静)

20201025日,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在线召开《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2021)》组稿会。主编组以及来自教育部语用所、武汉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大学等单位的编作者共2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对《国家语委皮书编制工作规范》进行了专题学习,主编组介绍了蓝皮书总体框架与各选题背景。蓝皮书主编张日培向各位作者介绍了蓝皮书专题综述的写作思路与内容要求,明确了《报告(2021)》编撰工作的任务、写作要求及时间节点。会议要求各专题作者于11月中旬完成文献整理并确定写作框架,并决定于11月中下旬在沪举行开题会。

从平台走向“大众”:中国加速培育更多“AI(人工智能)+语音”创客

(摘自:新华社,10月25日,作者:马姝瑞、杭泽波)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为此确立的首批4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中,智能语音平台落户于科大讯飞。

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过去一年里,开发者团队数量增长,创客的研发领域越来越多地转向万物互联,如可穿戴设备等。应用场景也扩展到企业客服等生产领域。开发者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读博士石军说:“人工智能开放平台能够面向实际应用去解决开发者的问题,也能通过平台找到志同道合的其他开发者,与同行团队交流,获得更多启示。” 在服务和支持全球的“声音创业者”方面,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国际站已经上线十多个语种,覆盖日本、新加坡等及欧美一些国家,合成、听写、评测、翻译4大核心语音能力已全面上线。

未来,人工智能开放平台还将继续“扩容”。科大讯飞将提供更多资源给广大开发者,包括在轨卫星能力、智慧城市建设等。

朝阳区多语言宣传人口普查知识

(摘自:北京朝阳官方发布,10月25日,作者:赵慧慧)

1024日,朝阳区人口普查社区行系列活动走进麦子店街道枣营北里社区,开展人口普查家家参与,美好未来人人共享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通过播放人普视频、互动答题、知识讲解等方式向居民宣传人口普查知识。本次活动还特别制作了英日韩多种语言的人普宣传折页,让辖区外籍居民也能够更好地知晓、配合、支持人口普查工作。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南宁经验

(摘自:南宁日报,10月26日,作者:陈立民)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在增强就业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南宁市近年来积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尤其在西乡塘区衡阳街道中华中路社区,各族群众形成了说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的良好习惯。

南宁市西乡塘区衡阳街道中华中路社区十几年来一直紧抓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各级各部门也把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当成为群众服务的大事。南宁市民宗委与西乡塘区共同研究解决场地等问题,从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新疆驻广西工作组的干部们特意为维吾尔族学员订购了维汉双语的课本等。西乡塘区委统战部主动联系广西民族大学,建立校区联动机制,让维吾尔族大学生志愿者来社区教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书法。社区志愿者与流动人口中的少数民族群众交流,先来社区定居的少数民族群众学会普通话后,又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带动后来群众的学习。

关爱儿童言语语言障碍,治疗师资质问题亟待解决

(摘自:中国青年报,10月27日,作者:夏瑾)

对于听障儿童来说,言语残疾直接影响儿童与人的交往和沟通,进而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学业成绩、社会参与等,也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困扰和负担。因此,不管是言语残疾还是听力残疾的儿童,都必须尽早接受康复训练,而训练关键是言语语言治疗师。

然而,言语语言康复人才匮乏、康复机构缺乏规范化管理、康复服务水平亟待提高,仍然是言语语言康复领域存在的问题。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孔德明表示,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联合北大医疗脑健康近期首次开展了关于儿童言语语言治疗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共同推进国内言语语言康复专业人员的在职培训,探讨国内言语语言治疗师的认证和考核标准”。此次培训一方面是希望搭建一套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训体系,推动学科和人才发展;另一方面,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力图为残疾人提供更规范、便捷的康复服务。

《新华字典》第12版修订:为一字跑遍全国

(摘自:新京报,10月27日,作者:杨菲菲)

《新华字典》虽然“个头儿”不大,但包含70余万字、成为亿万中国人认字学字“不说话的老师”,每隔几年都会更新知识。《新华字典》第12增添了“初心”“粉丝”“截屏”等新词新义,书的每一页都印有二维码,用手机一扫就能从《新华字典》APP上查看当页所有字……

此次修订的主持人程荣表示:“很多人在查字典的时候,以《新华字典》为规范权威判断对错。我们作为《新华字典》的修订者,必须始终以学术研究为导航,认真严谨地对待每一处改动,处理好每一个字的增、删、改、调,不辜负大家对《新华字典》的这份信任。”

《新华字典》每一版发行之时,也是下一版的修订工作开始之际。不断修订完善《新华字典》,与时俱进,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这是语言研究所的常态化工作之一。

腾讯“普通话小镇”正式定档,用户可自主学习

(摘自:腾讯新闻,10月28日)

近日,腾讯首款推广普通话游戏《普通话小镇》正式定档,将于115日全平台上线。该游戏以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为指导,以《普通话1000句》为内容蓝本,以三区三州等贫困地区青壮年为主要用户,通过小镇养成的核心玩法,游戏依据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场景设计关卡,并通过学习成果解锁关卡的机制,帮助用户循序渐进提高普通话水平。

具体来看,《普通话小镇》游戏内置腾讯AI Lab语音识别中心语音评测技术,支持游戏化的模糊评分和普通话水平的精准评分。此次《普通话小镇》的上线,正是腾讯游戏追梦计划的又一新动作,旨在探索游戏的跨界应用价值,让游戏除了娱乐功能,也能成为文化传承与交流、人才激发与培养、引导健康积极价值观的载体。

首款推广普通话公益游戏——《普通话小镇》11月5日全平台上线

(摘自:“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微信公众号,10月29日)

为贯彻中央关于将推广普通话纳入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通知要求,响应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关于丰富和完善普通话学习资源的政策要求,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提供业务指导,语文出版社联合腾讯游戏开发了首款以推广普通话为主题的公益游戏——《普通话小镇》。

《普通话小镇》以语文出版社普通话学习教材《普通话1000句》为内容核心,以小镇养成为玩法载体,具有跨界性、多元性和场景化三大特征。游戏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加快学习普通话的速度,为加强自身“造血”能力打好语言基础,从而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旨在助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为增进各民族交往、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助力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发挥积极作用。

东京都营地铁站安设智能机器人 可应对中日英三种语言

(摘自:人民网,10月29日)

据《朝日新闻》网站报道,从14日起,东京都营地铁大江户线的新宿西口站和浅草线的新桥站设置了可用三种语言引导乘客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原本是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设置的,但在疫情期间,也可减少工作人员与乘客之间的接触。

在新宿西口站附近,智能机器人“ARISA”可像真人一样做出流畅动作和幽默的动作,在新桥站附近设置的智能机器人Sota”可用各种效果音表现感情。这两款机器人均可使用日语、英语、中文三种语言,围绕换乘路线及车站周边信息等应对乘客的咨询。两名机器人的工作时间均为10-20点。东京都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明年,东京奥运会、残奥会即将举办,希望这些智能机器人能够为乘客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