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传真 > 理论前沿 > 正文

新型智库建设:主流媒体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 :       作者 :      时间 : 2016年04月21日 15:15

【提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各界广泛共识。主流媒体为何需要深入参与,如何参与,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对其自身转型升级又有何帮助?南方民间智库是2011年成功注册的中国第一家以“民间智库”为明确名称的民办非营利组织,本文以其为例,交流相关经验,共同探索中国的“智理”之道。


【关键词】新型智库治理媒体转型




   

智库溯源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这一重要表述第一次把智库建设提升到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高度,提出了加强智库建设的重要任务,明确了方向。这对广大智库从业人员及高校、传媒等机构,都是重要的发展契机。

智库(英文名:Think tank),是由多学科专家组成、为决策者出谋划策的智囊集群。智库出品的是智力成果及其服务。


  在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类似行业或人员,那时叫“食客”、“门人”。《史记·孟尝君列传》载:“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而诸葛亮、刘伯温所代表的军师体系,是智囊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分支。


  智库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组织机构,20世纪初期才在欧美萌芽,尤其是在一战后在美国兴起、壮大。那时,西方国家面临许多复杂社会矛盾与问题,政府内政外交等方面的决策遭遇空前挑战,仅靠以往习惯的内部研究力量无法应付层出不穷的各类问题,转而向更为专业、更全面、跨系统的咨询研究机构寻求帮助,第一批专业智库于是在美国应运而生。成功预测“中国出兵朝鲜”的兰德公司,参与制定“马歇尔计划”的布鲁金斯学会,是美国智库的典型代表,也最为中国民众所耳熟能详。“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在一项报告里指出,美国智库的蓬勃发展,除了熟知的学者与官员之间“旋转门”机制的作用,主要还得益于政府对专业研究的需求。西方学界认为,衡量现代智库有三个标准:独立性、研究成果、影响力。


  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2014年1月发布的《2013年全球智库报告》,全球共有智库6826个,其中美国智库总量为1828个,超过排名第二的中国(426个)四倍之多。从综合影响力角度看,全球前100名顶级智库中,中国仅占6个,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排名第20位,为中国区最好名次,而美国智库则独揽了全球前10中的6席。


  中国智库发展迅速、数量众多,但是发展极不平衡,95%是官方智库,大学智库、传媒智库、民间智库等发展不理想,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智库的整体研究水平不是太高,满足不了各类公共机构迅速增长的迫切需求。“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这一新颖提法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既厘清了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又解开了政策法规上的束缚,明确了任务、方向,对有信息、渠道、人员、品牌等优势的各大主流媒体集团来说,可谓机遇难得。




   
改革开放前沿的多元化智库建设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多次思想大解放的策源地,民间智囊意识有一定基础。全省目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出了更高要求。2014年8月,省委书记胡春华强调,要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充分发挥智库对推动广东改革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建设多元化的智库体系方面,广东走在全国前列,遇到的困难也会多一些、早一些,近年来积累了一些初步经验。


  历任省委领导都非常重视广东智库建设。2009年4月,时任省委书记汪洋对话12位民间人士,征求对广东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和建议。汪洋明确提出,要让民间智库提升广东的软实力。随后,《南方都市报》奥一网响应多位民间人士的呼吁,在2009年11月1日的首届“潮涌珠江——广东网民论坛”上,发起成立了“南方民间智库”交流平台。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方都市报总裁曹轲看来,“民间智库”和“网络问政”是相辅相成、合二为一的辩证统一关系,前者偏重主体及内容属性,后者侧重平台及新媒体属性,但内核是一个东西——民间智慧、民间力量。


  有各界人士的广泛支持,也有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广东五四青年奖章等重要荣誉,也有参与举办“广东群众论坛”等线下活动的业绩,但是“南方民间智库”要能按计划快速发展,困难、阻力不少,逐一克服,方有今日之局面。


  一是坚持申请注册,成为中国第一家以“民间智库”为明确名称的民办非营利组织。2009年以来团队同事一直在为南方民间智库寻求合法、正规的法律身份,向基层工商部门、民政部门、社科体系等机构申请注册,均未获佳音。借2011年末省委领导为东莞“坤叔”的“千分一公益基金”批示之东风,终获成功。“广东南方民间智库咨询服务中心” 得到广东省民政厅的批复,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民间智库”为明确名称的民办非营利组织。


  2012年1月12日举行的揭牌仪式获得各界广泛关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南方日报社社长张东明和广东省民政厅副厅长王长胜等领导出席揭牌仪式,张东明寄语南方民间智库“开风气于南方,求智慧于民间,集纳民间智慧为政策制订提供思想源泉,让公共政策与民间声音之间形成更好的良性互动”。《人民日报》1月17日专门刊文《“南方民间智库”获批——推动公众有序参与 搭建官民沟通桥梁》。新华社、半月谈等媒体纷纷对此予以报道。


  二是克服“运作难”,与官方智库艰难竞争中站稳脚跟。南方民间智库正式成立后,驶入新兴领域,但并无一马平川、纵横驰骋的境界,不时还有失落、受挫感。一个严峻现实是,南方民间智库与党校、社科院、政研室等官方智库在课题招标、项目竞争中,还处于劣势的格局。单凭一家或数家民间智库,在自身体系不够健全、产品质量不够强大的前提下,还不足以撼动官方智库一统江湖的地位。所幸有网络蓝皮书、线下活动等专长,南方民间智库方得以站稳脚跟。


  以2012年为例,南方民间智库及其关联团队总收入为500余万元。按来源划分,全年收入的绝大部分(97%)靠市场经营获取,上级部门支持经费占3%,无捐赠收入。按服务对象划分,全年收入的50%来自省直机关,17%来自各地市,33%来自企业。换言之,三分之二来自政府,这一比例,与国外智库相似。南方民间智库团队每一年的营利,都用于组织内部建设。


表1 南方民间智库2012年度收入构成分析


序号

类别

比例

备注

1

课题研究、蓝皮书

(含活动策划)

61%

全年总收入为500余万元。

2

活动执行

8%

3

网络广告

10%

4

网站建设

5%

5

信息服务

1%

6

平台支持

(指上级部门经费支持)

3%

7

其它收入

12%


根据财政部2005年颁布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必须遵守以下三个规则:该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和宗旨;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并不得以取得经济回报为目的;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


  三是攻克“品质关”,充分依托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综合优势。智力产品是任何一家智库的生命线,尤其是对一家新成立的智库而言。没有报业集团的全方位指导、支持,南方民间智库不可能成立、发展,出品高质量的产品更是无源之水。正是有了报业集团在宏观政策上的掌舵、政治资源的支撑、新闻基因的传送、专业人才的委派、办公场地及后勤保障等实际支持,南方民间智库才能生产出多份高质量产品,多次获得省委、省府领导批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