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传真 > 理论前沿 > 正文

近十年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

来源 :       作者 :      时间 : 2016年01月17日 14:50

近十年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

来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作者:王仕勇


引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有网民5.38亿。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攀升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网络社会迅速崛起。2004年,猫扑网和天涯网联合举办“十大网络流行用语”评选活动后,很多门户网站和论坛都会举行网络流行语的评选活动。近年来,我国网络流行语不断涌现并发生流变,其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影响大,相当部分涉及特定社会事件,加之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特定互动关系的存在,其对公民社会构建、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网络流行语研究近年来得到了一些学者的关注。本文试图对近十年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成果进行文献回顾与评价,并从社会学研究的视角对未来研究提出几点展望。



二、网络流行语研究的总体情况及主要理论取向



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论文为文献来源,以“篇名”为检索项,以“网络流行语”为检索词,选择全部期刊不计年限,共检索到文章252篇(剔除重复发表的1篇)。如下表。


从论文发表时间和文本数量特征上看,最早的研究始于2001年,但在2008年以前,发表的论文很少,仅10篇,约占发表总量的4%,发表的刊物主要是《中国青年研究》(2篇)和《语文建设》(2篇)以及几本大学学报。从2008年开始,相关研究论文呈显著上升趋势,几乎每年成倍增长。这种数量的增长与2008年中国“正式成为Web2.0强国”,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与网民对话,并提出“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及网络媒体在近几年系列重大事件中的突出能量密切相关。2008年以来,“俯卧撑”、“打酱油”、“躲猫猫”、“欺实马”、“我爸是李刚”、“做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Hold住”等网络流行语不断涌现,迅速在互联网及现实社会传播并产生较大影响,也直接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


从论文的学科归属来看,先期的研究以语言学为主,主要从语言模因论、语言经济学、语音语义变异、语言规范等视角进行研究。随着网络流行语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及传播及增值的特殊性,与此相应,有关网络流行语的社会科学研究,迅速从语言学领域扩展到了教育学、传播学③、社会学④、心理学等领域,研究议题也从网络流行语的语境适应性、构词特征、语用翻译等扩展到了社会心理、使用行为、生成传播机制、流行机制、话语效应、网络舆论、价值取向、社会影响及效果等较为广泛的领域。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目前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占主导地位的研究取向和研究策略,主要为理论取向的研究和实证取向的研究。理论取向研究有两种基本视角,一种是将已有的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等理论与方法运用到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中,对已有理论进行验证或补充。比如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式理论来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运用符号学理论来研究网络流行语背后的话语对抗等。另一种是强调网络流行语与现实社会流行语、其他网络语言的特殊性,力图提出新的假设和新的问题,来分析和概括网络流行语这种新的社会现象。在实证取向研究方面,目前主要是案例实证研究,如以“躲猫猫”、“俯卧撑”、“杯具”、“Hold住”、“神马都是浮云”、“豆你玩”、“给力”等典型案例来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编码规律、形成机制等,在调查研究、实地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的运用上显得比较薄弱。


以上分析的是中国知网收录的论文。网络流行语研究的专著几乎没有,只是在少量专著中散见一些网络流行语研究的内容。如黄涛在《流行语与社会时尚文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一书介绍了网络流行语的构词形式;汤玫英在《网络语言新探》(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一书中用专章论述了网络流行语的特征、产生及类型等问题。杜俊飞在《沸腾的冰点:中国网络舆情报告》(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喻国明在《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0)》(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李彪在《舆情:山雨欲来》(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等著作中也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王骁炜的《实用网络流行语》(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北京康世经济发展研究所编的《网络流行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信息中心从2005年开始定期发布的《中国流行语》,这些著作多为工具书性质,未从学理上进行研究。



三、网络流行语研究的主要议题



(一)网络流行语的概念


目前在相关研究中有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郑丹娘认为,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中流行的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网络人在聊天时使用的“键盘语言”。汤玫英在《网络语言新探》一书中提出,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中一个影响巨大的群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语,是人们在网上交际时使用的别致、活泼而新鲜的词语。陈一民教授认为,网络流行语是“指伴随现实社会新闻事件的发生,在网络几近同步产生、迅速流行风靡于网络内外、短时间内生命力极其强大但并不长久的热门词语,又叫网络雷语、网络热词语。”杨萍认为,网络流行语是由网民创造或由网民积极传播的,进而被多数网民认可、接受并使用的语言。南京大学孙洁、樊启迪、巢乃鹏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比较了网络流行语、网络通用语和网络语言的差异。


总体来看,目前对网络流行语定义的基础研究还不多,研究者从自身专业角度和关注视角得出了对网络流行语某些特征强化的相关定义,较粗略地描述了网络流行语特征,但总体看还没有分清网络流行语与网络语言、网络热词的区别,存在定义模糊、界定不清等缺点,还存在一些分歧亟待厘清。


(二)网络流行语的类型


由于概念界定不清,甚至把网络语言归入网络流行语范畴,导致对网络流行语类型划分和特征把握上众说纷纭。目前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说法。谢亚军认为,网络流行语有首字母缩略、数字谐音、符号语言、汉语谐音词、语码混合及语义迁移等几种类型。伍凌从网络流行语的构成方式把其划分为语义偏离、语法偏离、借形赋义三种类型。也有学者根据其产生途径把网络流行语划分为“社会生活及政治生活变化中产生的新词”、“旧词语的重新流行”、“外来语词的使用”和“影视作品、流行歌曲等大众传媒中的经典语言”等。汤玫英在《网络语言新探》中将网络流行语分为单纯流行语和格式流行语。她认为,以完整的词语形式出现的流行语即为单纯流行语,如“打酱油”“俯卧撑”“范跑跑”“郭跳跳”“做人不能太CNN”等就是此类;以一定的语言格式出现的流行语即为格式流行语,其来源主要有走红的网络作品、畅销书籍、风靡的广告语、流行歌曲、热播电视剧、著名的电影对白等。这些都是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的类型划分。

也有研究者基于传播学视角根据来源把网络流行语划分为源于方言词语、外来词语、影视文学作品、网民个性创造和新闻事件等几种类型。杨萍认为主要有三种类型:一般网络用语,网民自创流行甚广的网络俏皮话及与社会公共事件相关的网络流行语。还有研究者根据流行语意义指向的不同,把其分为利益诉求类流行语、情绪宣泄类流行语、价值追求类流行语


(三)网络流行语的特征


基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网络流行语特征的概括也有较大差异。从语言学角度来看,研究者大多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时代性、新奇性、流行性、简洁性、娱乐性、可复制性、不规范性等特征。从传播学视角分析,研究者认为其具有语料来源的广泛性、使用群体的层次性、使用目的的多样性、传播范围的无界性等特征。也有研究者认为流行性和与实践紧密相关是网络流行语的两大显著特征。黄碧云认为,从符号学理论来看,网络流行语具有以下特点:现实性和象征性、隐喻性和反讽色彩、衍生性和推广性、蹿红快和周期短。


(四)网络流行语生成传播机制


这类议题在目前研究中占有较大比重。从新认知语用学角度,杨青认为网络流行语,是一个认知语用现象,它是交际者对典型语用场合的知识的运用,与人们的认知紧密相连。伍文忠运用“沉默的螺旋”理论分析,认为新媒体作用、受众影响以及语境关联的推动三个方面对网络流行语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传媒大学方毅华等认为,网络流行语源于社会生活的变迁,其成因有社会经济背景、社会文化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其中社会心理包括网民的从众心理、逆反心理、求变心理和求异心理等。网络流行语与网民从众从优的群体意识,性别地域等社会因素,从众心理、压力宣泄心理、语言游戏心理、尚简求快心理、猎奇求新心理和委婉含蓄心理等心理因素紧密相关。刘国强等认为,公共言论空间的匮乏和当代中国以后现代为精神标签的文化表征是网络流行语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五)网络流行语产生的社会心理


这类议题主要围绕社会学与心理学的视角进行研究,认为网络流行语见证了社会变迁,反映了变迁过程中人们的社会心态。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网络流行语反映出网民的自我实现心理、从众心理、求新求异心理、质疑批判心理、娱乐消遣心理、宣泄释放心理等。王清杰在《网络流行语的文化生态与社会心理分析》一文中提出,网络流行语是在迎合颠覆传统、求新求奇、减压宣泄、彰显个性的心理诉求中得以产生和盛行的。祖明远在《网络流行语背后的话语表达———以“俯卧撑”、“躲猫猫”等为例》中提出,网络流行语往往与具体的社会事件有关,这些事件的特点都是官方的解释中另有隐情,信息公开的程度不高,网络流行语是社会不满情绪的宣泄。黄海波认为,以新颖性和幽默性为主要特征的娱乐心理、追求时尚的心理、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寻找刺激的求新心理、打破世俗的逆反心理是网络流行语形成的心理动因。


(六)网络流行语使用行为


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人群、使用环境、使用行为等是研究网络流行语传播范围、社会影响等的不可忽略的一个研究内容,但目前这类成果极少。杨明刚、陈韵超、顾明毅等研究者采用配额样本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上海13所高校1300位大学生,对高校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网络流行语熟悉程度和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等内容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而持温和的包容态度,选择略有使用和会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受访者达到51.9%,84.3%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娱乐性,认可网络流行语创造性的达到63%,有近半数大学生认同社会事件派生网络流行语的社会责任感。

(七)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功能与影响


网络流行语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针对其功能与影响研究者有以下代表性观点。方毅华等人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适应网络传播特性、彰显草根文化、引发社会思考等正效应,同时具有形成网络语言暴力、影响语言规范化等负效应。甘露在《热点新闻事件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一文中分析了网络流行语对社会和语言文化的影响,认为其加速了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推动了新闻事件的发展和信息公开,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在语言文化方面,活跃了民间语文生活,影响语言文化发展方向,容易给部分人群造成理解障碍。盛若菁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树异于人的先锋意识,反映了多元文化之间的接触和社会心理的表达诉求,对个体社会化存在着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八)网络流行语中的舆情


这类研究主要从传统舆论学研究的视角,将网络流行语生成和传播中网民的意见情绪表达等同于社会舆论的表达,往往以个案为主,在对个案剖析的过程中分析网络舆论生成规律,但其中分析到的网络流行语折射的社会问题值得关注。天津社科院舆情研究所姜胜洪以2009年度网络流行语为例,认为网络流行语不仅描绘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权利焦虑”,而且流露出网民对公权的质疑和讽刺,以及对关乎公共利益的真相的期盼和渴求。笔者在《理解网络文化》一书中提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具有深层社会原因,它是深层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情绪在网络上的反映,反映了社会转型期矛盾激化、弱势群体权利保护不足、政府公信力不足、核心价值缺失、释压渠道不足等问题。



(九)网络流行语的控制


网络社会控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网络、网络社会运行条件和环境的安全(技术控制、信息源控制);二是对人与人在网络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和需要(包含虚拟的需求)的控制。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控制研究,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从语言学角度,肯定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创新和形式创新,肯定对于丰富语言和表达方式的重要意义,同时因其不规范对汉语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提出引导和规范。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语言有自净化能力,不必强制规范。二是从社会学、政治学等角度,基于网络流行语对社会管理带来的正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姜胜洪认为,首先要关注网络流行语中反映的民生,切实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其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原则,提高政府公信力。北京邮电大学刘德良教授认为,“网络流行语对于培养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是大有裨益的,也是培养公民素养的一种较好方式。”也有研究者认为,网络流行语使得社会生活景观、政治图景的规约性特征式微,在悄无声息中颠覆了人们对美丑、善恶、荣辱、是非的区分,因此对它监测、引导、控制是必要的、合理的



四、社会学视角下的未来研究展望



根据对相关研究文章的梳理,笔者发现学术界对网络流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