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传真 > 学术活动 > 正文

“国际化视野下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 综述

来源 :       作者 :      时间 : 2015年12月22日 14:41
   3月28日,首届“国际化视野下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暨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商务印书馆、中山大学等单位的近40位语言学专家应邀参加。本次论坛由浙江科技学院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主办,该校党委书记、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华教授和暨南大学邵敬敏教授分别主持。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与会学者在论坛上交流高质量论文22篇,内容涉及应用语言学的学科理论和建设,语言应用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汉语国际教育,语言规范及其他重要议题,多维度地展现了该学科的学术热点和最新发展动向,以下便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
  (一)学科建设。邵敬敏《应用语言学的定性与定位》谈到了应用语言学的定性和定位、内涵及研究者应具备的意识。他认为区分“语言运用”和“语言应用”是为应用语言学定性、定位的前提。以语言各要素的实际运用为研究对象的语用学、修辞学或言语交际学以往被看做应用语言学,而在他看来应属于本体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当定性为研究语言学理论与知识在其他学科的应用。他从“两个层次三大分支”为应用语言学定位:以语言本体为研究对象的属于“本体语言学”,除此以外的研究算作“应用语言学”,这属于第二层次;而“理论语言学”则与这二者相对,属于对语言学理论的研究,研究对象包括本体语言学理论和应用语言学理论,这属于第一层次。从内涵上说,应用语言学应包括特定目的性(为X而研究)、交叉学科型(X与语言的集合交叉研究)、特殊手段型(用X这一手段或方法或视角来进行研究)三大类型。而研究者研究应具有国际化视野、现代化视角、科技化视点。
   (二)期刊建设。周洪波《应用语言学期刊建设问题》中指出,国内目前语言学期刊侧重于语言本体研究,语言应用和学术普及工作不够。商务印书馆正在筹办的《中国语言战略》将着眼于改变这一局面。该刊以“打造国家语言智库、服务政府科学决策、拓展社会语言服务、提升国家语言能力、关注国家语言安全、直面全球语言冲突、推进汉语国际传播、争取国际话语权”为办刊方针,主要发表语言生活和语言问题的各种调查报告和实态数据,全面介绍国内外的语言生活,研究现实语言生活的热点问题,盘点专家学者对语言生活和语言问题的关注、思考和行动,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拟开设语言政策、语言能力、语言安全、语言智库、语言保护、语言传播、语言服务、语言热点、语言舆情、咨政参考、两会议案、论点摘编、他山之石、新观察等重点栏目。
   (三)国际传播。俞燕君《试论<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国际传播途径》-- 以<韩文版>为例》简述了《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韩文版)出版的缘由、意义和价值,探讨了在韩国出版的方法和途径,并认为该书的出版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种尝试,而英语、韩语版的成功发行,也将会加速催生其它语种版本。


二、语言应用研究的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一)语言应用理论的研究
祝克懿《互文性理论的的多元思维特征》首次将互文性理论中“多元”思维特征作为与“互动”并列的思维特征提取出来,对其进行论证分析。论文从巴赫金的对话主义,罗兰•巴特的读者维度,克里斯蒂娃的精神分析,语篇语言学的系统、关系、层级观等四个角度切入,详尽深入地讨论了互文性理论的多元思维特征,并认为正是这些关于互文的新探索在质、量上的扩容,促进生成了宏富博大的多元互文理论体系。
聂仁发《有关语篇结构的几个概念》将语篇的宏观结构分为基于内容的事理结构(根据外在世界自身结构在作者的认识中的反映)、主题结构(根据不同的表述目的)、文体结构(由不同表述目的驱动)和基于形式的普遍结构(起承转合,所有语篇共有),并简略探讨了这几种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施麟麒《孟子的话语理解观——“以意逆志”新解》对孟子关于话语理解的名言“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作了较详尽的考辨分析。认为整句话的意思是不能因为文字的局限而妨碍对话语的理解,也不能因为话语的局限而妨碍对圣人意志的理解。“以意逆志”中,“意”和“志”都具有道德含义,并且补充了语义学上的证据。
   (二)语言应用研究方法
   杨亦鸣《言语障碍的神经机制研究》介绍了神经语言学与言语障碍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历史,并从中英文阅读障碍跨文化对比、汉语成年口吃者词汇加工的ERP研究、语音与聋人词汇阅读三个方面展示了如何运用神经语言学的前沿成果来研究言语障碍问题。这是神经科学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的成果,展示了语言学与科技结合的良好前景。
   李怡《跨文化语用研究语料收集方法——观察记录vs角色扮演》以汉英“请求”言语行为跨文化对比研究为例,探讨了观察记录和角色扮演作为语料收集的两种方法收集的语料差异、各自的优劣及适用领域。文章认为观察记录作为获取语料的一种手段,其优势是明显的,不仅在研究的起始阶段,整个研究过程中这一手段都有利于对所研究的语言现象有质的发现。同时,角色扮演也是一种非常有利的工具。
(三)语言应用理论指导下的事实描写
    周毅《社会符号学视野下文人画语篇结构及成因》从语言符号、视觉符号与社会文化情景的互动关系来探究文人画。认为文人画“图”—“文”语篇中,“图”(图像)和“文”(题跋)有两个重要的衔接形式:谐音、互文。而文人画之所以有题跋,之所以是“图”—“文”构成的语篇,题跋之所以成为文人画不同于西画的形式标记,是由儒家对待艺术的态度、画家阶层的构成、以及画作的功能和画技习得方式决定的。
   周明强《埋怨性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探析》认为埋怨性话语标记(如“真是的/也真是的”“何必呢”等)的语用功能是可以提示所说话语具有埋怨性的特征,其埋怨程度随语境、埋怨对象、埋怨内容等不同而有所不同。埋怨内容与埋怨情绪相匹配,埋怨情绪以埋怨性话语标记语来显现,埋怨情绪随埋怨对象发生变化,埋怨性话语标记语依语境作出选择。对埋怨性话语标记语的认知主要体现在:对埋怨性话语标记语与语境关系辨识、埋怨性话语标记语的互通性与差异性的认知和对埋怨性话语标记语功能的把握等方面。  


三、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建设、汉语研究和教学法
   (一)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
   崔希亮《汉语国际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围绕着汉语本体、教师、学生、技术保障、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五个方面,结合丰富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这个学科目前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周小兵《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应用语言学》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是在应用语言学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学科。他分析了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现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士学位、汉教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发展等重要问题,重点介绍了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近年在该领域拓展的相关经验。
   王建华《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剖析了汉语国际教育的经济学意义。他认为汉语不仅是一种人力资源,也是一种经济资源;汉语国际教育不仅是一项语言文化事业, 也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经济价值。但目前汉语国际教育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汉语作为“强势语言”的国际地位亟待提高;投入巨大收效不佳;考试标准过高;师资队伍数量不够,水平也有待提高;学位点建设滞后;衍生产品开发不够。为此,他也提出了五条针对性的建议:提高汉语强势语言的地位和影响,是国家语言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办好孔子学院是国家汉办和相关高校的工作职责;制定合适的汉语考试标准,是国家语委的研究重点;各高校要加强学科建设,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途径。另外从语言经济学的视角看,还要将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个产业来开发。
   (二)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汉语本体研究
   陆俭明《要加强语言信息结构的研究——重新认识“把”字句》以语言信息结构理论为依据,针对以往“把”字句教学中的释义局限,重新定义把字句的语法意义:1.让施事即处置者为话题; 2.让处置及其结果为焦点;3.将“处置对象”引入句子内,同时凸显处置其结果。这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句法教学是很有用的。
   马真《要加强词语的用法研究》以副词“按说”状态词“好端端(的)“反而”“一概”等为例,指出外国留学生词语偏误出现的部分原因,是词语用法研究的缺位和辞书注释的缺陷(缺乏语义背景),因此在强调加强词语(尤其是虚词)的用法研究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希望出版单位关注本体研究的成果,及时对辞书进行修订。
   税昌锡《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体标记事态分布研究》梳理“了”“着”“过”等体标记教学的历史,指出以往研究的主要局限在于对体标记的语法语义未取得统一认识,研究及教学未能涵盖所有标记体貌意义的词语等。他借用过程哲学将事件看作随时间展开的动态过程的观点,讨论不同体标记在事件过程结构中的分布,建立了一个事件过程的事态结构模型。他认为基于该模型,汉语的不同体貌标记词的具体分布可以得到充分展现,这对体貌范畴的教和学都有借鉴价值。
   (三)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法研究
   吴应辉《美国沉浸式汉语教学的现状、特点与思考》以几段美国中小学的真实课堂片段导入,全面介绍了沉浸式语言教学的概念和历史、美国沉浸式汉语教学发展现状、美国沉浸式汉语教学主要特点。他指出,沉浸式语言教学作为一种多学科参与的方法,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第二语言最好的教学模式之一,对开发儿童的跨文化认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沉浸”不仅是语言、文化的全目的语教学,更要使学生身心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深度沉浸。沉浸式教学对师资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技能有很高的要求,对教材编写也有相当的挑战。沉浸式教学模式对中国英语教学和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均具有借鉴意义。
   严慧仙《文化认同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及其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启示——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理论框架,从文字、画面、声音三个方面对《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及其加长版宣传片的多模态文本进行解码、解读该片所表达的文化认同特征,探讨这些特征的话语建构手段,并提出在语言教学中可通过视频多模态话语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四、语言规范
   沈阳《关于汉语规范化的若干问题》,结合对最新的专著《语言与国家》的评论,阐述了汉语规范化的理论问题,也对当下语言生活实践出现的不规范乱象进行了批评。
   胡云晚《政府门户网站背景下的语言规范观》通过对浙江省101个地级市、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政府门户网站的语言监测表明,政府门户网站语言失范率奇高,远大于传统纸质媒介。要实现政府语言的规范表达,语言安全意识应警钟长鸣、语言法制法规需软硬兼施、语言规范宣传要紧锣密鼓、语言信息表达当自觉自省、语言全民督查得通力合作。
   赵翠阳《异形词社会使用调查与<现代汉语词典>两版整理规范研究》通过对北大的CCL语料库(现代汉语)、人民网语料(截止到2015年3月17日)以及国家语委的现代汉语语料库的语料考察,将异形词分为四类:只使用推荐词形,而非推荐词形已不用或基本不用;有的非推荐词形虽还在使用,但已处于被淘汰的边缘;非推荐词形虽仍无法与推荐词形一较高低,但使用频率较高;非推荐词形已与推荐词形齐头并进,甚至更活跃。将考察结果与《现代汉语词典》五、六两版进行对比,可发现五版在异形词的规范方面有着大胆的革新意识,但有些该删除的却被保留了下来,有些本不该删除的却被删除,而六版则过于保守。
   杨同用《词的功能与语文词典的词性标注和释义》着重对词的功能与词性的关系、功能变化与词义的关系、词的功能变化对语文辞书词性标注和释义的影响等进行了讨论。




结语
   本次高峰论坛规模不大,但层次较高,虽小而精。论坛既体现了老一辈大家高瞻远瞩的视野,中年学者稳健扎实的的功力,也不乏青年学者敏捷活泼的学术朝气和锐气,是应用语言学研究队伍的一次精彩的整体亮相。
   纵观参加论文的研究议题,我们可以看到应用语言学学科发展的一些重要特点:
   一是“言(研)以致用”。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渗透了“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关注语言生活“的意识。无论是对应用语言学学科性质和地位的思考,相关学术刊物的创办,还是语言运用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更不必说语言教学、语言经济、语言规划、词典编撰或者言语诊断,都紧紧围绕着“应用”的宗旨和问题意识,强调研究的现实价值。
   二是“学术无疆”。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术不应存在地理的疆界。应用语言学学科的研究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国际化视野。其研究队伍是国际化的,凭借的理论是国际化的,研究的对象是国际化的,解决的问题是国际化的,也唯有遵此趋势,才能促使我国的应用语言学学科迈上国际舞台,与他人进行平等的学术交流和对话。二是学术不应囿于单一学科,自我封闭,需要多学科的交流互动,互促生长。在这方面,应用语言学学科向来持开放态度。这从本次论坛的一些研究题目中不难得见。
   三是“学科有界”。任何学科都应该有自己的研究范围,应用语言学虽然多以实际的语言问题为研究的为出发点,较少纠缠于学科理论大厦的构建。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缺乏理论,更不意味着它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垃圾桶。本次论坛的议题,就其范围来看,还是遵循着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传统,如语言教学、语言规范、语言运用等问题。但这些议题似乎只是学者们约定俗成的一个自然疆界,其背后的学理依据,似乎未得到充分厘清。可喜的是,已经有专家抛出了一些真知灼见,为今后进一步规整学科的研究任务和范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期待来年的”高峰论坛“有更多的学者参与。应用语言学的健康发展,有赖于语言学同仁的共同努力。